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4:57 点击次数:92
引言
我们知道,“佛教”最早来自于古印度,之后慢慢流传到了亚洲以及世界各地,特别是在中国,有着非常高的宗教地位。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佛教与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并列。佛教流传到各个地区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,形成了各个宗派,例如,中国主要的流派就有南传佛教、汉传佛教等。基于如此,在中国许多地方随处可见佛教寺庙。
01
现实生活当中,不乏有许多人都想剃发成僧,从此远离世俗,无奈与佛门无缘,可见要想修行成僧也是需要有“佛缘”的。
然而,有这样一位人物,仿佛就是为佛门而生的,在他5岁那年就被高僧点拨,此后与佛门相伴,更是在后来被“菩萨托梦”,耗时43年,独自一人建造了一座寺庙,并取名“正觉寺”。
这位虔诚的僧人名叫陈多兴,是安徽太湖县人,从小居住的地方有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,母亲也是佛教的信奉者,所以,他从小就对佛教文化耳濡目染。
展开剩余78%5岁那年,他被一位高僧看中,高僧点化了他。到14岁懂事之时,便随高僧学习佛法。一直到16岁,已决心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僧人,便选择剃度出家,高僧赠他“觉定”的法号。
此前,陈多兴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因病去世,母亲虽然舍不得儿子出家,但是,看他有着如此大的决心,便只好同意。
起初,母亲身体还算硬朗,陈多兴能够一心修佛,后来母亲因为生病,生活无法自理,陈多兴便需要每天早晨下山回来给母亲准备好一天的吃食,而后再回到山上进行修行。久而久之,母亲因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,家里的积蓄也几乎都花光。
陈多兴双眼含泪看着命不久矣的母亲,问她有没有想吃的东西,母亲虚弱地说想吃肉。遗憾的是,家里并没有钱去买肉,而自己作为出家人又是不可杀生的。思来想去,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,这是他从佛书中学来的——“割肉喂鹰”,现在他要“割肉喂母”。
02
陈多兴忍着剧痛从自己手臂上切下一块肉,然后,熬成肉汤给母亲喝下,没想到吃了肉,食欲好起来的母亲身体也逐渐恢复,经此一事,陈多兴更加相信佛祖能够保佑他,于是更加刻苦的修行。
修行的日子只持续到了1966年,因为这一年,陈多兴所在的寺庙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。其他的僧侣都投奔到了别的寺庙,只有陈多兴舍不得离开这里,并决定要将寺庙重建。
理想很美好,现实很残酷,身上没有任何积蓄的陈多兴,只能奔走于五湖四海去筹钱。
就这样,一直持续了15年,筹建寺庙的钱仍旧远远不够,陈多兴身上的佛衣已经缝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补丁。
1981年,他来到安徽的一座山上,找到了一所破茅房,并在此住下。当晚他就做了一个梦,在梦中,菩萨让他在此处修一座寺庙,取名“正觉寺”,第二天醒来,陈多兴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指示,就在此建一座寺庙出来。
03
随后,陈多兴将15年攒下来原本重修寺庙的钱给了他请的打地基师傅,实在没有钱再去买建筑材料时,就从别的山上找来砖头砖块,再去山上砍树,以大自然的馈赠作为建筑材料进行施工。
然而,寻找能够建筑寺庙的砖块并不容易,陈多兴每天几乎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找,脚上的布鞋已经穿了数年,早已破烂得不成样子,可他总是拿些草绳去捆补,从来舍不得去买双新的。
建寺庙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,陈多兴一直是能省则省,为了完成心中的愿望,他不觉得穿破鞋有什么大问题。
就这样,觉定法师亲手建造寺庙的事情很快在安徽一带被传开,很多慕名而来的人都主动为寺庙捐款,还有许多信佛的人都来瞻仰这位虔诚的法师,为他宣传他的事迹。
在大家的帮助下,“正觉”寺在6年后终于建成,陈多兴看着眼前高大的寺庙,流下了欣慰的泪水,他的心愿终于在43年后实现了,没有辜负上天对他的期盼。
如今,觉定法师已有八十多岁的高龄,仍然守护在“正觉寺”,每天行云流水般地穿梭在寺庙的各个角落,对他来说,这里就是他的家。从他年幼到现在年老,都与佛门相伴,他的一生,就好像是佛的一生,一辈子吃斋念佛清心寡欲,而他“割肉喂母”的故事也时刻感动着人们。
结语
信念这个东西无比强大,好像心中有信念就能无所不能。陈多兴与佛门的缘分持续了一辈子,他心中的信念便是佛,正是他心中有些强大的信念,才坚持了43年,最终修成“正果”完成了建造寺庙的心愿。人活着要有信念,有目标,这样才不会浑浑噩噩过日子,向着信念与目标出发一定也能修成“正果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 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